IELTS的全稱為「國際英語水平測試」(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IELTS ),是全球最通行的高等教育及移民英語能力考試,去年考生超過百萬人次,獲逾11,000所機構信賴並接納為安全、有效和可靠的指標,足以真實反映考生在升學、移民及專業層面的英語溝通能力。IELTS是由英國文化協會、IDP教育及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局共同擁有及管理。
測驗相關資訊
考生的測驗內容涵蓋聽力、閱讀、寫作及口語技能。考試採用9分制,1分為最低,9分為最高。
為配合考生的不同需要,IELTS有「學術組」及「一般訓練組」兩種模式可供選擇。前者旨在了解考生應付學術環境及接受高等教育的英語能力,試題及考卷內的文章屬非技術性,考生不會因主修不同科目而受到影響。後者則考核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英語的情況,試題及考卷內的文章反映了不同的工作及社交實況,適合申請移民澳洲、加拿大、紐西蘭、英國及愛爾蘭的人士。
英國文化協會IELTS Prize 支持香港學生繼續深造, 留下自己的印記
- 身為英國提供教育與文化交流機會的國際組織宣布其著名的IELTS Prize東亞得獎者名單
- 東亞地區27名傑出學生總計共獲得高達72,000英鎊的獎金,幫助他們實現本地及海外深造的抱負
- 2022 年英國文化協會香港IELTS Prize得獎者將在英國和加拿大繼續深造
- IELTS Prize 網上頒獎典禮將於 2022 年 10 月 13 日舉行,在家人、朋友和下一位潛在得獎者的見證下祝賀所有得獎者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9月28日 - 身為英國提供教育與文化交流機會的國際組織,英國文化協會於今日公佈2022年IELTS Prize的得獎者。IELTS Prize成立十年來,至今已支持超過330名來自東亞區的學生,協助他們追求本地及出國留學的夢想。今年,新增了27名東亞地區的獎金得主,其中包括來自香港的3位傑出IELTS考生。
英國文化協會在東亞區總共收到逾1,600份申請書,並面試超過70名優秀人士。他們不僅在IELTS測驗中表現傑出,更在面試中闡述自己留學後,如何在香港或海外貢獻自己的能力。
三位傑出考生獲頒香港區IELTS Prize獎金
三名香港當地得獎者分別為周仲山、余灝雯、謝美瑩。
獲得香港區IELTS Prize 第一名得獎者的周仲山認為獲得此獎讓她非常有成就感,因為這個獎項代表了英國文化協會的聲譽。她提到:「英國文化協會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組織,成立近 90 年的歷史中,專職於提供文化和教育上的協助;每年支持學生的IELTS Prize明確地展現了這個偉大組織的核心價值。我之所以選擇在英國文化協會參加IELTS考試,就是因為這個組織長期獲得正面評價、並樂於提供給學生補助的機會,及能夠成為其機構的校友一員,讓我能跟各個國家、各個專業的人交流。」
英國、美國、加拿大與澳洲是東亞地區留學生最受歡迎前往的地方。疫情打亂了這地區數百萬學生的進修計畫,影響到這些學生原本計劃好負笈海外,實現各自學術與生涯的願景。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重要英語能力測驗,IELTS一直是學生入學門檻的必要條件。
英國文化協會東亞區考試部總監Heather Forbes表示:「IELTS Prize旨在表彰那些擁有卓越的學術成就並承諾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優秀學生。更重要的是,這些獲獎者展現出在他們學成歸國後,將海外所學到的知識與專長回饋給社會的決心。我們很榮幸能夠協助這些具有雄心及智慧的人在他們選擇的專業和學術旅程中成長。我們也深信,推動國際教育是幫助學生在未來成長茁壯的關鍵。」
東亞區英國文化協會邀請所有計劃出國留學,並有興趣報名IELTS考試的學生參加「2022 年IELTS Prize線上頒獎典禮 <與IELTS Prize得獎者分享最強IELTS Tips>」,典禮將於 10 月 13 日在東亞地區各個英國文化協會IELTS Facebook 粉絲專頁進行現場直播。線上活動沒有限制資格,大眾皆可參加;IELTS Prize得獎者將在活動中分享他們如何在IELTS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以及在他們踏上新的學習旅程時在生活上將產生的成功脫變的故事。
更多關於IELTS Prize之資訊,請上:https://www.ieltsasia.org/ieltsprize
編輯須知
關於IELTS Prize
自2011年起,英國文化協會IELTS Prize(東亞區)已協助超過330位IELTS考生前往各國,包含英國、美國、 加拿大、澳洲等國家,追尋他們出國留學的夢想。IELTS Prize不單只是以單一標準評選得主,英國文化協會更重視的是,能夠透過就讀學士或是碩士學位的經驗,貢獻己力至社會的考生。
2022 IELTS Prize得主名單
當地獎金得主
|
名字
|
學校
|
科系
|
|
香港
|
||||
1
|
周仲山, Joelle Chow
|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
MSc in Public Health
|
|
2
|
余灝雯, Nicole Yu
|
Concordia University
|
MSc in Biology
|
|
3
|
謝美瑩, Gabrielle Tse
|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MSc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
韓國
|
||||
1
|
Soo Hyun Lee
|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
MFA Fine Art
|
|
2
|
Hyeji Kang
|
Duke University
|
MSN (Family Nursing)
|
|
3
|
Jeong Mo Choi
|
UAL Central Saint Martins
|
Industrial and Product Design
|
|
臺灣
|
||||
1
|
Tsung-Yen Hsieh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Language Sciences (Neuroscience,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
|
2
|
Meng-Ting Kuo
|
Leiden University
|
Advanced LL.M.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Rights
|
|
3
|
I-Ting Tu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P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
|
印尼
|
||||
1
|
Maria Astrid Susanti
|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
Human Resources and Organisations
|
|
2
|
Bella Shintya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International Planning
|
|
3
|
Hans Liawan Sanjaya
|
Universitat Pottsdam
|
Digital Health
|
|
馬來西亞
|
||||
1
|
Cason Yong Kwan Xhen
|
University of Oxford
|
Bachelor of Civil Law (BCL)
|
|
2
|
Melody Chong Ai Ching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BPS (MSc)
|
|
3
|
Veenaa Logenthiran
|
University of Dundee
|
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 Clinical Medicine
|
|
新加坡
|
||||
1
|
Claudia Long
|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
|
2
|
Melody Lio
|
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
|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
|
3
|
Anukriti Banerjee
|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
International Health Policy
|
|
泰國
|
||||
1
|
Putthisak Panomsarnnarin
|
Durham University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
2
|
Suphanat Woradit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Management (Digitalisation and Big data)
|
|
3
|
Punyanuch Likitteerasub
|
University of Lincoln
|
Clinical Animal Behaviour
|
|
菲律賓
|
||||
1
|
Anna Madel Asuncion
|
University of Northampton
|
MA Youth and Community Leadership
|
|
2
|
Jay Paul Ely Tena
|
Macromedia University (Munich)
|
Master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
|
3
|
Julian Andrei Imperial
|
University of Glasgow
|
MSc City Planning
|
|
越南
|
||||
1
|
HAI TRUONG VU
|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
MSc. in Data Science
|
|
2
|
NGOC MINH QUAN TRINH
|
Fulbright University Vietnam
|
Art and Media
|
|
3
|
PHUONG ANH NGO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MSc. in TESOL
|
Penerbit bertanggung jawab penuh atas isi pengumuman ini
IELTS

關於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
英國文化協會是英國提供教育機會與促進文化交流的國際機構,致力協助英國與各國人民建立友誼,促進彼此認識和理解。憑藉英國的文化資源,我們積極為身處的國家帶來正面影響,包括開闢交流機會、增進彼此聯繫及建立互信。我們在全球逾100個國家運作,服務範疇遍及藝術文化、英語教學、教育及公民社會。我們每年與逾7千5百萬人交流,透過廣播及出版各類刊物接觸的群眾超過7.58億。
英國文化協會於1934年成立,是受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監管的英國慈善機構及公營機構,大部份收入源自我們提供的服務,如英語課程及考試、教育及發展合約,以及與公私營機構的合作。現時,英國政府的資助只佔本會總收入14.5%。
www.britishcouncil.org
英國文化協會於1934年成立,是受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監管的英國慈善機構及公營機構,大部份收入源自我們提供的服務,如英語課程及考試、教育及發展合約,以及與公私營機構的合作。現時,英國政府的資助只佔本會總收入14.5%。

Siaran Pers Sebelumnya
LEBIH LANJUT
#Education
#Design
12 December 2022
British Council announces winners of Making Matters, China Design Challenge
#Education
#Event & Exhibition
09 December 2022